個人簡介🧓🏼:
王金鳳,博士 /(2級)教授 / 博士生導師。
主要研究方向:技術創新理論與方法🦠,現代管理理論與應用等。
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; 特殊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;教育部工業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;工業工程學會副理事長/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;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👨⚕️。
曾任鄭州大學管理凯捷院長11年 / 產業開發科技合作院院長4年;現任凯捷平台特聘教授。
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80余篇;主持或參與(第2)28項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⇢、河南省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和上海市科技計劃等國家與省部級項目,主持20余項廳級與橫向委托項目(其中獲省部級一等獎 3 項、二等獎 4 項 💁🏼♀️、三等獎 6 項)🥧;出版💉、主編5部著作與教材🚾;參與申請發明專利9項🏃,實用新型專利60余項等。
性別:女
出生年月📞:1963.05
職務:二級教授
博碩導:博士生導師
電子郵箱🧑💻:wangjinfeng@shmtu.edu.cn
2002.09-2005.06🌓,天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(博士研究生),
獲管理學博士學位🙍。
1996.09-1999.06,中國礦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(碩士研究生)🧑🏻🤝🧑🏻,獲管理學碩士學位🦤。
1982.09-1986.06,天津大學工業工程管理專業(本科),
獲工學學士學位。
2019.05-至今,任凯捷平台特聘教授。
2003.07-2019.05,曾就職於鄭州大學管理凯捷👋🏼,先後任管理工程研究所所長、管理凯捷院長和產業開發與科技合作院院長(二級教授)👚🧜🏼♀️。
1986.06-2003.07🪅,曾就職於河南工程凯捷,先後任系主任、院長💕。
2013.08-至今,教育部工業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;
2022-至今,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😺🫲🏿;
2023-至今🪃,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工業工程與創新管理分會副理事長;
2018-至今,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工程分會副理事長;
2016-至今,河南省創新方法工程技術中心負責人;
2012.12-2017.12,河南交通管理與運輸工程博士後創新團隊主任委員😶🌫️💪;
2010至今💕,河南省“十一五”至“十四五”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。等等。
研究領域:創新方法理論與應用;現代管理理論與應用;工業工程與創新管理;物流科學與管理💗。
科研團隊🛖:主要成員12人中:教授5人🏕、副教授 3人、高級工程師 1 人👨🏻🦽、講師 3 人(均具有博士學位);此外還有博士研究生11人、碩士研究生40余人,是一支科研素質高、學術研究實力強的創新型團隊🧑🏻🌾。
[1] 教育部教學質量工程項目✩:工業工程實踐教學虛擬教研室👨🏼💻,2021-2025年,主持🧙🏽♀️;
[2] 教育部新文科建設項目🧑💼:面向新文科大學生的“雙創”教育與實踐體系研究👊🏻,2021-2024年,主持🐺;
[3]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🕐:多維度-多法則耦合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區域識別與創新路徑選擇研究,2024-2027年,第2;
[4] 科技部創新方法專項🕙:中國情境下的創新方法研究與工具開發,2019-2020年,主持;
[5] 科技部創新方法專項💁♀️:面向企業的顛覆式創新方法與工具研究及其應用,2016-2019年💅🏼,第2🔠;
[6]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🧑🏿🦰:煤礦生產物流系統安全資源配置的逆優化方法研究🍦,2013-2016年👨🏿🔬,主持;
[7]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:井工生產條件下煤礦物流網絡建模與優化的關鍵技術開發,2008-2010年📑,主持🍉;
[8]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🫘:基於多維空間專利地圖的煤層氣開采創新路徑研究,2015-2018年,第2;
[9] 國家社科基金🪐:我國重大煤礦突發災害快速救援預警管理體系實證研究,2013-2015年,第2;
[10] 上海市科委項目✦:元易創新方法在港航物流工程與海洋裝備關鍵技術領域的應用研究,2020.9-2023.9,主持。
[1] Wang J, Cheng L, Feng L, et al. Tracking and predicting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interactions betwe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wind power: Multimethod patent analysis[J],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, 2023, 58:102177.(工程技術1區top)
[2] Wang J, Zhang Z, Lin K, Feng L. Systematic knowledge-based product redesign: An empirical study of solar power system for unmanned transport ship[J].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, 2023,57(1):102013. (工程技術1區top)
[3] Wang J, Zhang L, Lin K Y, L Feng , et al. A digital twin modeling approach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combined with the UNISON framework[J]. Computers & Industrial Engineering, 2022, 169: 108262(工程技術1區top)
[4] Wang J, Zhang Z, Feng L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pportunity analysis based on technology landscape by extending technology elements with BERT and TRIZ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& Social Change, 2023,191:122481.(管理學1區top)
[5] Wang J, Zhu L, Feng L, et al. A meta-analysis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: Some new findings on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[J],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2023,38(7)(環境科學與生態學2區)
[6] 王金鳳,張芷芯等.基於LDA與共現網絡動態分析的技術機會識別[J].科研管理,2024,45(02):176-188.(A刊)
[7] 王金鳳,仵軒等.用戶偏好-製造商偏好雙重視閾下的產品創新機會識別路徑[J/OL].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:1-22[2023-03-06].(EI檢索)
[8] 王金鳳,閻競博等.知識元視域的技術元抽取及技術機會識別 [J].情報雜誌,2023.(CSSCI)
[9] 王金鳳,陳慧源等.基於生成式拓撲映射和類比設計方法的技術機會識別[J].情報理論與實踐,2023,46(06):127-135.(A刊)
[10] 王金鳳,張子夜等.基於負面在線評論與多維技術創新地圖融合的技術機會識別研究[J/OL].工業工程與管理,1-18[2024-04-18].(CSSCI)
[11] 馮立傑,周榮榮,王金鳳.顛覆式創新視閾下在位企業價值網絡的演變路徑[J].南開管理評論,2022,25(01):124-136.(A刊)
[1] 王金鳳,翟雪琪,程雁.我國煤礦水災害快速救援預警管理體系研究[M].北京;北京科學出版社,2017
[2] 王金鳳,張炎亮.管理學[M].北京:機械工業出版社. 2012
[3] 王金鳳.煤礦物流系統管理[M].河南:河南人民出版社.2004
[4] 王金鳳,白彥壯.經理人實戰演練叢書:追求企業卓越[M].北京:中國經濟出版社,2003
[5] 於茲誌,王金鳳.經理人實戰演練叢書:贏得顧客的心[M].北京:中國經濟出版社.2003
[1] 馮奕程,王金鳳,張炎亮等.一種線切割微解放層的煤礦卸壓消突方法河南省:CN106468176B,2018-11-13. 發明專利
[2] 馮立傑,王金鳳,翟雪琪等.地面垂直井與井下穿層鉆孔聯合卸壓煤層氣抽采方法[P].河南省:CN105089493B,2018-10-23. 發明專利
[3] 馮立傑,翟雪琪,王金鳳等.水平對接井水力沖刷運移卸壓消突采氣法[P]. 河南省:CN104912520B,2017-12-29. 國家發明專利
[4] 馮立傑,李朝輝,王金鳳等.一種高壓氣體噴射掏穴卸壓防突方法[P]. 河南省:CN102080525B,2013-02-20. 發明專利
[5] 馮立傑,姜光傑,王金鳳等.上抽巷高壓水力掏穴卸壓消突方法[P]. 河南省:CN102094668B,2013-02-20. 發明專利
[1] “工業工程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”,2013年獲河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;
[2] 千米礦井水災害搶救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🚴🏻♂️,2012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;
[3] “煤礦重大水災害的搶救技術研究”👩👧👧,2007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🕜;
[4] “煤礦生產物流系統資源配置效率研究與應用”🧑🦯,2016年獲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一等獎;
[5] “煤礦生產物流系統安全與效率動態協調發展度模型研究”,2015年獲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一等獎。
另有省部級二等獎 4 項 、三等獎 6 項。
主講本科生課程:《管理學》,《管理創新》。
主講研究生課程:《創新方法論》。
[1] 2014年獲河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🖲;
[2] 201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評為高校優秀管理人才/優秀省管專家;
[3] 2013年被中組部、教育部、人社部等11部門評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獲得者🚷🗄;
[4] 2012年被評為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🤵🏿♀️,河南省教學名師𓀗;
[5] 2011年🍨,主持的《管理學》課程獲河南省精品課程;負責的“工業工程”專業被評為河南省特色專業🔈;獲寶鋼優秀教師獎;
[6] 2011年,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🔒;
[7] 2010年👩🏼🔬,河南省教學技能競賽獲特等獎,被授予“河南省教學標兵”稱號🤜🏿,獲省“五一勞動獎章”;省科技創新傑出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;
[8] 2008年被評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,並入選省“555人才工程”;
[9] 2005年被評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;
[10] 2002年被評為河南省“十大”先進女職工標兵,獲省“五一勞動獎章”🦸♀️;
[11] 1999年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。
[1] 2016年10月獲2017年度河南省優秀創新型科技團隊;
[2] 2010年06月獲2010年度河南省“創新型科技團隊”;
[3] 2012年12月,獲聘河南省交通管理與運輸工程博士後科研創新團隊主任👍;
[4] 2010年10月,獲聘任河南省管理學博士後科研創新團隊副主任。